“治风先治血”不能一概而论

发布时间:2023-09-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治风时是否需要治血,应以辨证为依据,而不宜把治血作为治风的必用之法。

•治风与治血多举并行,并无先后顺序,即治风的同时兼以治血,因此“治风先治血”改为“治风须(或需)治血”更为贴切。

中医治风的方法很多,基本原则却不外乎外风宜散、内风宜息。而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引用古语曰“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朱丹溪把“医”改为“治”),使得治风之法平添变化,让人迷离难辨,不知所从。兹结合文献与临证应用加以讨论。

“治风先治血”之理

从字面来看,“治风先治血”是说治疗风邪所致之病,首应从治血入手,待血行如常则风自消息。分析这一治法的内在逻辑应该是:风之侵扰影响血行,或风之所生缘于血之异常。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风之生源于气之动。如《黄帝内经太素》云:“风、气一也,徐缓为气,急疾为风。”当风行太过或腠理不密时,即可成淫致病。如《灵枢·五变》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亦言:“天地间唯风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古人谓避风如避寇,盖欲窒源以防患。”

风邪致病具有如下特点:

轻扬开泄风为阳邪,轻扬升散,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客于肌表,可见畏风、发热等。因其性开泄,侵袭人体易使肌腠疏松、玄府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

善行数变《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易行走不定,致病可见病位游移、未有定所,如风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疼痛游走等。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如癫痫、中风之猝然昏仆等。

主动“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乃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以动之”(《素问·五运行大论》),指风邪具有好动善行、动摇不定的特征,致病可见面肌抽掣,或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目睛直视上吊等。

此外,风还有“百病之长”(《素问·风论》)、“百病之始”(《素问·骨空论》)之称,因其无孔不入,为病广泛,且又是外邪致病的开路先锋,寒、热、湿、燥等往往依附之而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甚或风寒湿、风湿热等。

风气内动,即谓“内风”。而内风并非病因,是病变过程中由体内阳气失制、亢逆变动而生,出现类似于外风的急骤、动摇的一种现象或状态。内风与肝密切相关,故也多称为肝风。关于其形成,《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述之颇详:“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概括而言,内风之起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等类型。

不难理解,治风先治血,必是此风之患与血之变有密切关系。《素问·皮部论》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故此而言,风邪外袭易于入络窜经,且在经络空虚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不过因其好动善行、升散开泄,故言风致经络阻滞者似于理不合。所谓的“风邪阻络”,最大的可能是内外合邪、有所兼挟而致。如面瘫,俗称吊线风,可见卒发口眼歪斜、面部麻木或头痛拘紧等,或由外风挟痰阻络而致。再如风痹,可见肢体麻木、酸痛、屈伸不利、痛而游走无定处等,由风兼寒湿阻滞经络而致。又如风疹,可见卒发疹块隆起,瘙痒殊甚,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颜色可为鲜红、淡红或苍白,常因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搅动气血而致。另有风瘙痒一证,《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至于内风与血的关联,主要涉及血虚、血热或血瘀的状态。

“治风先治血”之用

宋代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曰:“夫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神智如常,名曰偏枯。仆原疾之由,皆由阴阳偏亏,脏腑怯弱,经络空虚,血气不足,当风冲坐,风邪乘虚而入,疾从斯作。《内经》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详其义理,如树木或有一边津液不荫注而先枯槁,然后被风所害。人之身体,或有一边血气不能荣养而先枯槁,然后被风所苦,其理显然。王子亨有云:舟行于水,人处于风。水能泛舟而亦能覆舟;风能养体而亦能害体。盖谓船漏水入,体漏风伤。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古今名医汇粹·诸痹门》引李士材言:“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上述应用“治风先治血”大法所治疾病不同,但病变均为内有血虚之态、外有风邪之扰。陈自明论述的妇人偏枯,起因于血络空虚,风邪乘入,阻碍气血,久稽不去,筋络失养而成,故其治宜从养血行血着手,使血脉通利畅行,则邪风自无可容之地。李士材则据《素问·痹论》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指出了治疗行痹应主以疏风,兼以散寒除湿;又因其邪阻肢体经络,治宜活血通络;还因风性耗散,风药辛燥,易致阴血耗伤失养,淹缠难愈,故还宜养血以助驱邪。此如《医方集解》云:“风药多燥,表药多散,故疏风必先养血。”

此后历代医家对“治风先治血”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拓展了使用范围,用于多种风证的治疗。如《备急千金要方》中主治“卒中风之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亦治风湿痹痛”的小续命汤(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附子、防风、生姜),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而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等的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当归、芍药、干地黄、甘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主治“风邪上攻,留而不去,则成头风,或偏或正,作无止时”的川芎茶调散(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主治“风寒湿痹而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者,及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的活络丹(川乌、草乌、没药、乳香、胆南星、地龙);《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主治风邪初中经络的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等的大秦艽汤(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细辛、甘草);《宣明论方》中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的防风通圣散(防风、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白芍、连翘、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甘草);《古今医鉴》中主治“妇人肝血虚损,风邪乘虚而袭,而患头风,每发必掉眩,如立舟车之上”的补血祛风汤(当归、川芎、生地黄、防风、荆芥、细辛、藁本、蔓荆子、半夏、石膏、甘草、旋覆花)等,均为内科病证治风时治血的实例。

外科病证中也有不少此类应用,如《重订严氏济生方》中主治血虚有热、风邪外袭而致皮肤疮疖、或肿或痒的当归饮子(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外科正宗》中主治风湿或风热侵袭,浸淫血脉,郁于肌腠而致风疹、湿疹的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木通、甘草);《医宗金鉴》中治疗赤白游风的四物消风饮(生地、当归、荆芥、防风、赤芍、川芎、白鲜皮、蝉蜕、薄荷、独活、柴胡、红枣),主治血风疮的地黄饮(熟地、生地、生首乌、当归、丹皮、玄参、白蒺藜、僵蚕、红花、生甘草)等。当代皮肤病大家朱仁康也有许多此类经验,其创制有主治遇风着冷即起风㾦㿔(瘾疹)的止痒永安汤(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白芷、羌活、蝉蜕、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主治瘀血阻于经隧,营卫之气不得宣通,风邪久郁而风㾦㿔的通经逐瘀汤(地龙、皂刺、刺猬皮、桃仁、赤芍、银花、连翘),主治炎症性皮肤病、面游风、中药毒(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的皮炎汤(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石膏、银花、连翘、竹叶、甘草)等。

分析上述祛风剂的组方及应用,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主治涉及的病证多为肢体经络、肌肤类病变,发病多为内外合因、风兼他邪,病机多为经络阻痹或营卫郁滞、肌腠不畅等。二是治风与治血多举并行,并无先后顺序,即治风的同时兼以治血,因此“治风先治血”改为“治风须(或需)治血”更为贴切。三是治风可选用荆芥、防风、麻黄、羌活、独活、白芷、细辛、秦艽、白蒺藜、防己、蝉蜕等;治血则包括养血者如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等,活血者如川芎、没药、乳香、牛膝、经花等,凉血者如生地、丹皮、赤芍,通络者如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等。

综上所述,“治风先治血”之言符合谚语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的基本特征,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夸大其词、以偏概全的缺陷。它其实只是一个特定情况下的经验之谈,多适用于络虚风中、阻滞不通,或风兼他邪侵扰肌肤者,并不具有普适意义。至于治风时是否需要治血,还是应以辨证为依据,而不宜把治血作为治风的必用之法。(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