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的认知里,脾(胃)位居中央,属五行之土,职司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能化生气血而灌溉四旁,一如土生万物而营养周身,因而有“后天之本”之称,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都有着重要影响。李东垣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鉴于此,补土(或称为培土)也随之成为临证非常常见的治疗思路与治疗方法,甚而在金元时期发展形成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补土派。兹举例加以分析说明之。
培土生金
此法是指通过补益脾气而补益肺气,是基于五行学说中“土生金”的关系而确立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伴见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脾气虚的证候。
脾肺二者关系至密,被表述为“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这是因为二者同属太阴,同经共气,肺之主气、司呼吸,全赖于脾(胃)所化生的精微之气的供养。《内外伤辨惑论》言:“脾胃一虚,肺气先绝。”
对于脾肺的关系,许多医家有着清晰认识,如《医碥》曰:“饮食入胃,脾为营运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气亲上也),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正因于此,病变中肺之虚往往责之于脾。如《脾胃论》言:“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至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精神少而渴。”《症因脉治》亦曰:“饮食劳倦,中气有损,脾伤则土不生金,肺伤则气怯喘嗽,此子母俱病,而成气虚咳嗽之症也。”治疗时也每采用肺虚治脾之法,如《医宗必读》言“土旺则金生,无区区于保肺”“虽喘嗽不宁,但以补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土旺而金生”。《医述》记载“脾肺俱病,治在脾”“补子益母者,肺为脾之子,先补其子,使子不食母气,其母不衰,亦见金生土之义,又有化生之妙也”。
至于肺虚为何要假以治脾,《石室秘录》认为:“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咳嗽自已。故五脏之中,除肺一经之外,俱可正治,独肺经不可正治”“肺气之伤,必补脾气;脾气既伤,肺气亦困,故补肺必须补脾,而补脾必须补肺。”
补土类方很多,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资生丸等。而取名补肺汤、组方有不同,均又藉培土以生金者也有不少,如《备急千金要方》补肺汤(黄芪、甘草、钟乳、人参、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大枣),《圣济总录》补肺汤(黄芪、桂、生干地黄、赤茯苓、厚朴、紫菀、陈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甘草、钟乳粉、白石英、人参、桑根白皮),《永类钤方》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等。《罗氏会约医镜》另有补土保金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麦冬、贝母、款冬花、山药、扁豆、苡仁),主治产后咳嗽,也属此类。
培土制水
此法是指通过补脾以消除水湿的治法。临证可见身肿日久、腰以下肿甚,伴见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小便短少、四肢倦怠、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等。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脾、脾、肾三脏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如《景岳全书》言:“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而由于脾居中焦,职司运化,对水湿的产生影响尤甚。脾气一虚,最易生湿、停饮、聚水,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丹溪心法》指出:“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借健脾以消除水湿的常用方,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重订严氏济生方》实脾散(白术、茯苓、木瓜、木香、厚朴、草果仁、大腹子、附子、干姜、甘草),《灵验良方汇编》健脾利水汤(白术、茯苓、泽泻、肉豆蒄、川芎、当归、陈皮、甘草),《胎产心法》健脾利水汤(人参、茯苓、白术、当归、川芎、大腹皮、紫苏、陈皮、炙甘草)等。
培土伏火
此法是指用补益脾胃来伏灭因脾胃虚弱而内生火热的方法。临证可见口疮、口臭、口唇干燥、齿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或长期低热,伴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干结、舌质淡、脉沉弱等。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阴火”的概念,惜所述详而不清,致使争论不休。综合分析李氏所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阴火是指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而导致的脾胃虚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阳气浮动,气火失调的一种致病性邪火。其治不可以寒制火,而宜甘温补益。《本草纲目》对阳火、阴火的特性作了另一番描述“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并认为“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景岳全书》则又对虚火、实火作了形象的比喻:“是以虚火实火,亦总由中气之有虚实耳。凡气实于内而为寒者,有如严冬阳伏于下而阴凝于上,故冰雪满地而井泉温暖也;气虚于内而为热者,有如盛夏阴盛于中而阳浮于外,故炎暑逼人而渊源清冷也,天地间理原如此。”并提出“虚火之病源有二……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虚火之外证有四……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而《医理真传》对补土伏火一法的认识尤为深刻,书中记载“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其元阳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补其土以伏火”。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中有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小青龙汤服后变证的记述。《金匮要略心典》对此释曰:“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血证论》亦言:“此治肾中水气腾溢,阴火上冲,面赤咽痛,咳逆诸病。桂、苓抑水下行,水行即是气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可以说此为补土伏火法的最早应用。
临证中用于补土伏火的常用方主要有三:一为《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用以治疗脾胃气虚,阴火内生的发热。李东垣曰:“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耳。今立补中益气汤。”《慎柔五书》亦云:“内伤发热不退,莫如补中益气加附子,芪、草倍之,甘温除大热故也。”但现今也有学者认为,本方的甘温除热并非甘温以除热,而是甘温并除热(柴胡、升麻)。二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附子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炙甘草),尤在泾在《金匮翼》中即以本方治疗口疮脾胃不足、虚火上炎证,谓“参、术、甘草补其中,干姜、附子散其寒,使土温则火自敛也”。其还在《医学读书记》记有一案:“王肯堂治许少薇口糜,谓非干姜不愈……盖土温则火敛,人多不能知。此所以然者,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作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是也。”现有学者认为,方中甘草一可以解附子之毒,二可以借补土以伏火。三为《医学发明》之三才封髓丹(黄柏、缩砂仁、甘草、天门冬、熟地黄、人参)。《医理真传》对方中的封髓丹(黄柏、缩砂仁、甘草)认识尤为独到,“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并谓其“能治一切虚火上冲”。蒲辅周老也认为:“甘草与砂仁相配伍,有补土伏火之效。”方中的三才汤为精、气、神三补之剂,天冬补肺,地黄补肾,人参补脾。两方合用而成为脾肾两顾、补土伏火之良方。
培土固木
此法是指用补益脾胃来治疗脾虚生风的方法,临证可见手足微搐,或闭目摇头,或筋惕肉瞤,伴见昏睡露睛,面唇发青、四肢厥冷、呕吐清水、气弱神微、舌短声哑等,此即慢惊风,又名慢脾风。
《普济方》对慢脾风的形成有较详细的论述:“曾经吐利不止,损伤脾胃,或慢惊之后,病已传极,总归虚处,推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若治惊则无惊可治,但脾间痰涎,虚热往来尔。其眼合者,脾困气乏,神志昏迷,痰涎凝滞然耳。所谓慢惊难治,慢脾风是也。”《柳选四家医案·评选静香楼医案》在阐释患者振颤、头晕时说:“四肢禀气于脾胃,脾胃虚衰,无气以禀,则为振颤。土虚木必摇,故头晕也。”
究上所述的发生机理,可谓正合“土实则木牢,土虚则木摇”之理。治疗可选用《医学正传》六君子汤、《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济生方》归脾汤,及《奇效良方》大醒脾散(人参、茯苓、木香、全蝎、南星、白术、陈皮、石莲肉、炙甘草、丁香、砂仁、白附子、陈仓米)等。而针对木摇之症,可加用钩藤、蝎尾等。
综上所述,通过补土可以发挥生金、制水、伏火、固木等诸多效用,而实际应用中,其效用又远不止上述,如生血、止血、生肌、止汗、固胎、止漏、止带等,也都可以通过补土来实现。这一方面说明了土虚致病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补土在治疗内伤疾病的重要性。从辨证论治的角度看,上述金、水、火、木之病变若缘于土虚,补土以治自在情理之中,并无特别之处。其真正的意义则在于: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补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思路或切入点。当上述相关疾病直接治疗本脏而疗效不佳时,可考虑补土的间接治疗。(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