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在全部《伤寒论》113方中使用率最高,运用范围最广,疗效也十分的可靠,为历代医家所珍爱,倍加推崇,最为具体地体现了《伤寒论》的辨证思想,是以方统病、以病统证的代表方。因为其方禀一阳春升之气,上及胆经循行之器,下联三焦决渎之腑,运行枢机,决其升降,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故其方药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旨,通治诸病,是一方统百病的代表方剂。
从少阳病谈起
正确理解小柴胡汤证,首先要从少阳病谈起。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络耳颈,下胸,贯膈,循胁里,络肝,属胆。胆附于肝,内藏精汁,中寓相火,名“中精之腑”,应春升之气,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李东垣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素问》在大声疾呼“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不得相失”时,又强调指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而少阳胆气上连于肺,下连于肾,少阳胆气通则肾气可升,肺气可降。或亢,或衰,则肾气不升,肺气不降,故《灵枢·本输》说:“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同属少阳,其经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出臂上贯肘,上肩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三焦是元气之别使,主决渎,名“中渎之腑”,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道路。故胆腑清利,三焦通畅,枢机运转,气机条达,阴阳水火升降自如,水谷之道路通达,津液得以敷布。也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讲:“上焦如雾者,状阳明化物之升气也;云中焦如沤,又云如沥者,状化时沃溢之气也;云下焦如渎者,状济泌流水之象也,古人诚见乎三焦之气化,一皆胃之气化,一皆相火之所成功耳。”所以历代医家在强调气化的时候,无不注重少阳之气的升发。气血中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小柴胡汤证属少阳
小柴胡汤证,在伤寒六经辨证属少阳,少阳病有从太阳传来的,有本经自感外邪的,其病机为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在三阳表证的病机变化,它可以外达出表,亦可以内陷入里。外邪入犯少阳,郁火上炎,三焦失畅,枢机不利,其症见口苦、咽干、目眩,此为少阳病的提纲证,也代表了半里的病机反应(实际包括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火郁证)。同时又因邪正相争,经气不利,出现了往来寒热的特有症状,可以代表其在半表半里的病机反应。但无论二者单独出现,或相伴出现,均可称其为少阳病。
这些主症的出现,可以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也可由阳明病转入,但无论其来路如何,总以邪在半表半里,主证为少阳证临床特征,便可投以小柴胡汤治疗,使病邪透达于外,不致内陷入里。因此小柴胡汤在外感热病中所起的外达透邪,阻断病邪内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枢转之机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柴胡汤为何可通治诸病
由于小柴胡汤主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之证,用其引申治疗杂病,可谓是通治诸病。诸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肺系疾病、消化系统以疾病及部分神经系统的病证,只要出现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皆可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从宏观的病机看,诸如以肝胆为中心,波及脾胃,影响肺气,累及心神,扰乱肝魂,困扰胃肠,举凡兼表之虚证,兼里之实证,夹痰夹饮,气滞兼瘀等涉及的病种甚多,所以说用小柴胡汤权宜应变,治疗杂病,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要更深入地剖析小柴胡汤方,就必须从少阳病的病位、病证谈起。《伤寒论》第263条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但又何为半表半里之位?柯韵伯深解仲景公之意,曰:“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又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处,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三者能开能合,开之可见,合之不见,恰恰是枢机之象。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少阳证半表半里的病位口、咽、目禀经而合,其症苦、干、眩,仅仅用11个字就表述得明明白白、尽善尽美。小柴胡汤证,《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中风”一句,无论太阳之经传邪,还是少阳本经受邪,胆寄于肝,中寓相火,乘风化而生火,可致枢机不利,木郁化火之变。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皆属于少阳病主症,“或胸中烦而不呕”以下,皆或然证,其治法可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基础上,随证加减。
而小柴胡汤方,药仅七味,大体上是由三组药配合而成。其一,柴胡、黄芩为肝胆药。柴胡疏肝达外,黄芩清胆泄内,亦可视柴胡为少阳表药,黄芩为少阳里药,共奏疏肝泄胆之功。其二,人参、半夏、甘草为脾胃之药。其中人参补益肺脾之气,半夏既能和胃又可顺气,甘草有调和诸药、甘守津回之意,共奏调和脾胃之功用。其三,生姜、大枣。从其性味辛甘透达,温养阳气的功用看,实在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表证,姜枣是不可少的。由此,亦可反证少阳内传的机理,证明太阳与少阳的比邻关系,和表里相传的病理反应。
运用本方治疗外感表证,既可攻里,又可扶正,体现了仲景公组方的合理性。然而从小柴胡汤中组成药物有散有收、有攻有补的作用看,用其治疗杂病又是不可多得的良方。举凡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不和、肝胆不利、肺气失宣、胸阳不畅、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病机所出现的各脏腑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汤宣畅三焦、运转气机。所以,如能横看表里,竖看三焦,外连肌表,内合脏腑,全面整体认识小柴胡汤方的原理,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杂病,真可达到左右逢源的效果。这也就是小柴胡汤之所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真谛所在。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此外,关于“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一句,也有必要进行探讨。因为有的学者从“但见一证”入手,也就是只见一证,则用小柴胡汤,还美誉之辨证用药深得仲景公之奥秘。其实不然,如果只要有上述一证,即用小柴胡汤,那只是对症发药,对号入座,不能更深层次地品味仲景公制方用药的真谛。而对于该问题,历代医家各持己见。有的医家认为,只要见到“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症状中任何一个,即可投以小柴胡汤治疗。恩师陈瑞春认为,这种见解有失偏颇,因为只见一证即用小柴胡汤,有其机械性和片面性,割裂了小柴胡汤证的整体意义。所以仅见口苦或咽干或目眩就用小柴胡汤,未能抓住病机实质,多有失误。如口苦、咽干、目眩三者为胆火肆虐,如果仅见其中之一,就用小柴胡汤治疗,而方中所用人参、半夏、姜、枣、甘草之辛甘调和补益的功能,怎能用于一派实火之证呢?这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无疑是机械地对号入座。何必捉襟见肘地去理解“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呢?其症有十,其证互见,仲景公详述备悉。
临床实践证明,精当地辨析病机,是拓宽小柴胡汤运用的关键。历代医家经过两千年的探索实践,经过千锤百炼,发展出了柴胡桂枝汤、柴胡二陈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甘麦大枣汤、柴胡酸枣仁汤、柴胡温胆汤、柴胡陷胸汤、柴胡泻心汤、柴胡四逆散、柴胡平胃散、柴胡白虎汤、柴胡五苓散、柴胡四物汤、柴胡麻黄汤等有效的临证合剂,以小柴胡汤为中心,外感可治,内伤可用,虚证可调,实证也宜,广泛应用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的可靠性已在临床实践中无数次得到了证实。横看表里,竖看三焦,外连肌表,内合脏腑,左右逢源,恰到好处。
真正地更深层次地去品味仲景公小柴胡汤在制方用药中的真谛,真正地拓展小柴胡汤运用的思路,做到以“一方统百病”,至关重要的是洞悉病机,在病机两字上做深入细致的文章,那才是真正运用小柴胡汤绝招奥秘所在。而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什么?能够反证其机的是仲景公明确讲出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句话,顺着这条脉络向上辨析,深思这条原文,综观小柴胡汤对诸症的应用,细审其病机不就是: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失调,肝胆不利,肺气失宣,三焦不通,概括起来就是“三焦不畅,枢机不运”。(冯向东)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