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作为《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向来被视作调和营卫或治疗中风表虚证的方剂。其实桂枝汤的应用远不止此,其柔和的汤色和甜甜的口感,使其在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用武之地。
在儿科应用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称其为“阳旦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桂枝汤药液色如琥珀,入口稍有黏糊感,味道甜中略带辛辣,是患儿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其煎煮方法也很简单,一般以水1000ml左右,煎煮取300ml,日3服。笔者经验,一般10岁以上患儿常用剂量为: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5枚,生甘草10g。腹痛或大便干者,白芍用20g。若患儿小于5岁,则用量减半;患儿在5~10岁,可酌情调整药量。
桂枝汤经典方证为:热自发,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头痛。其在儿科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等疾病,以汗出、发热、怕冷、脉力弱为主要表现者;2.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以胃口减退、大便不成型、腹痛、舌淡红为主要表现者;3.小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精神不振、过敏等情况,以肌肤柔弱,容易出汗,低热为主要表现者;4.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体虚弱等,以营养不良、肤色萎黄、生长缓慢、精力不足等为主要表现者;5.小儿厌食、不思饮食、挑食等,以胃口差、体重增长缓慢、面黄肌瘦为主要表现者。
上述情况均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其中小儿食欲不佳常以桂枝汤加半夏、黄芩,具有促进食欲、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体质的作用,可常服。形体消瘦、肌肤萎黄者,则常倍芍药,加饴糖、黄芪,为黄芪建中汤,具有良好的改善体质的功效。
医案举例
陈某,男,5岁。患儿较同龄人瘦弱,就诊时蜷缩在母亲怀里不肯下来。主诉为常流清涕。吃过中药、西药都没有明显改善。其亲代诉:患儿食欲不佳,每餐进食极少,并且不爱吃肉;平时不爱运动,强迫其运动则容易汗出着凉;平时大便偏稀,小便正常;睡眠可。触摸小儿腹部,腹直肌紧张,大腿和手臂肌肉却松软。舌象淡红,有薄白苔,脉缓弱。
这是典型的桂枝汤证。因有体表正气不足的表现,故加黄芪;胃口不佳,稍加半夏开胃。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生姜2片,大枣3枚,生甘草6g,法半夏5g,黄芪15g。5剂。
一周后随访,患儿母亲反馈,患儿服药3剂后鼻涕即止住,胃口很好。嘱其照原方再服3剂,以资巩固。(翟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