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除了不可逆的地理环境因素外,还有什么在左右我们的身高?
因素一
遗传:决定身高的最重要因素
父母身高基因的遗传,通常是决定子女身高的最重要因素。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陈少科表示,孩子的身高有70%~80%来自遗传。广西民族医院骨科二区副主任方旭则认为,现代人的营养变好,通常孩子的身高会比父母高一些,一般会高5厘米左右。
方旭称,生活中仍有一些个案,如父母长得都较矮,孩子却比父母高出十几二十厘米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解释为:父母都含有高身高的隐性基因,同时把两个基因遗传给了小孩,所以孩子的身高会显得比父母高很多,但这种几率相对较小。
解放军第303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黎南中谈到,身高的遗传基因有家族性和回归性。一个家族中,身高会有一个平均点,假设A是家族中长得最高的,他的孩子就基本不可能比他还高,如果B是家族中最矮的,那么他的孩子也不会比B矮。
坊间有一句传言,即“爸爸高,高一个,妈妈高,高一窝”。对此,方旭表示,孩子的身高基因主要由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共同决定,上述传言并没科学根据。
因素二
激素分泌:早发育的孩子难长高
接到了父母的好基因,也不见得一定就能顺利长成高个子。人们不难发现,小时候提前发育的孩子,一般长不高,而有些在小学初中个头很矮的孩子,突然间个子就蹿了上去。这是为什么呢?
黎南中表示,这主要受到人体三种内分泌元素的影响。
黎南中如是表述着:如把身高“平躺”着,那么它就如同一条跑道,假设1.8米是这条跑道的长度,那么我们的生长发育期就是跑步的有限时间。人在到达跑道终点前,奔跑需要几个过程,首先是训练阶段,生长激素负责细胞裂变,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这如同在锻炼跑步频率,但是步子迈得快,步幅却很小,这也没有办法快速到达终点。所以,需要甲状腺激素来帮助细胞成熟,将小步幅培养成大步幅。当我们在人生有限的发育时间里奔跑时,性激素则是最终动力,帮助冲刺。但性激素一旦启动早了,在离终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就冲刺,那往往没到终点,性激素就耗尽了。所以,性激素在青春期才启动的孩子,比起在童年期就启动的孩子而言,长高的概率会高很多。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这三种激素的分泌,密切影响着身高,如其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矮小症的出现。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发育期要特别关注身高问题。黎南中建议家长,可定期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测,以避免矮小症的发生。
因素三
运动可促进骨骼增长
在一些家长眼中,只要是运动,就是健康的。可实际上,一些运动不但不会帮助孩子长高,反而会成为长高的阻力。
方旭谈到,运动可增加对骨骼的刺激,会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增长,还可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副主任李杰则提醒,小孩在青春发育期,加强运动及营养,可辅助长高。此时可多做跳跃性运动,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方旭则建议,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可多游泳,在加强心肺功能的同时,辅助增高,“但举重、体操等运动,反而可能阻碍孩子长高,我不太推荐发育期的孩子从事这类运动。”方旭说。
因素四
发育过程中应保证营养均衡
资料显示,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在二战后有了很大飞跃,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牛奶等营养增强的原因。
陈少科表示,发育期时,均衡营养对孩子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牛奶。牛奶对孩子的线性增长有辅助作用,她建议在孩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应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同时,陈少科表示,在营养摄入上,孩子也要有选择,应尽量吃天然食品,少吃经加工的肉肠肉丸等。另外,营养过剩是目前儿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广西的女孩青春期开始于10~12岁,男孩开始于12~14岁,一般持续2~3年。所谓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方旭表示,碘的摄入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所必需的“原料”。胚胎4个月后,甲状腺已能合成甲状腺素。但若母亲缺碘,供给胎儿的碘不足,会使胎儿期的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胎儿的身体健康,但随着孕妇的营养日趋均衡,目前胎儿缺碘的情况正在减少。
睡眠可促性激素分泌
睡觉也能长个?这不是梦想!黎南中谈到,人体在进入睡眠状态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峰,而性激素等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帮助孩子长得更高,因此建议孩子每天睡够8小时,至少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因素五
紧张可能使得女子身高变矮
由儿童心理学家丹尼尔.帕斯和他的8名同事,在对716名9~18岁的女孩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的一项统计表明:紧张焦虑的女孩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1厘米。
鉴于这些焦虑型女孩的父母身高大多正常,因而从遗传角度来说,她们并非天生矮小。由此专家们认为,诸如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抑制了某种掌管身体生长发育的激素的正常分泌。他们同时发现:紧张情绪不会导致男孩身材矮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