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潜阳安神治多动症 中医诊治心悟

发布时间:2016-03-2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卓昆利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田某,男,7岁半,2013年2月19日初诊。家长代诉患儿从小好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不听指令,坐立不安,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影响其他同学,经常与玩伴发生争斗,在多家医院被诊为多动症。口服利培酮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多动不宁,言语纷乱,烦躁不安,坐立不静,注意力不能集中,食纳尚可,舌质稍红,以两边红为甚,舌苔黄,脉象弦滑。

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MRI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试:IQ73分,社会适应行为评定为64分,提示为边缘智力状态。

诊断:多动症。

辩证:心肝火旺,痰火内扰。

治则:清肝泻火,活血化痰。

方药:天麻钩藤汤加减。石决明(先煎)15克,菊花(后下)10克,天麻6克,当归6克,龙胆草6克,钩藤(后下)10克,黑山栀6克,郁金6克。川牛膝10克,青葙子6克,浙贝母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每次100毫升,每日3次,饭后温服,连服14天。

二诊(2013年3月4日):服上方14剂后,患儿烦躁易怒明显减轻,注意力不集中及坐立不安较前有所好转,可以坚持10分钟左右认真听讲。精神亢奋,睡眠差,食纳可,大便偏干,2日一行,舌苔稍黄腻,舌质淡红,脉象弦滑。在上方基础上减青葙子,加枳实6克,竹茹6克,大黄6克,以加强清热化痰,使痰热从下而出,加莲子心6克,远志6克,以清心安神,继服1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13年3月18日):再服14剂后,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家属代诉,现可以安静听完一节课程,能完成指令性动作,性格较前温和,再未与小朋友发生争斗,食纳可,二便调,睡眠尚可,舌质淡红,边尖稍红,苔薄白,脉象缓和。调整二诊药物,去栀子、莲子芯、龙胆草,加用丹参、生地、白芍各10克,以养血柔肝,清热化痰,继服28剂。考虑本病病程较长,后改为口服静帅康胶囊(院内制剂)每次1.2克,每日3次,以调肝化痰,益智安神,服用半年后停药。1年后随访患儿诸症消失,属临床痊愈。

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活动过多,自控能力差,影响学习。本病中医学未见专门记载,根据临床表现,与中医“脏躁”“失聪”等病证有关。

中医认为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产伤或外伤等。另外,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生理特点也是多动症发病的重要基础。生长发育迅速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现象,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最易出现阴不制阳、阳盛则动的现象。故阴阳失调是产生此证的主要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神志状态,是阴阳保持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反之,21nx.com阴阳失调则是机体神志异常的基本病机之一。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是神不安,志无恒,性急躁,神志异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的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和抑制等协调而无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他病所伤,最易形成阴亏的病理变化,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则阳亢而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急躁、神思涣散、健忘、动作粗笨,少数病儿还伴有遗尿等症状,脉象细软,故儿童多动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阴虚为本,阳盛为标,阴亏阳亢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治以养阴潜阳、安神定志为法。

该患者烦躁多动,不安宁,注意力不集中,属素体肝肾阴亏,肝气上盛,夹痰夹瘀,早期治标为先,宜清肝化痰,宁心安神,从治热、治痰、治风着手,用天麻钩藤饮为主方,以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潜阳为主,辅以清降之龙胆草、山栀、菊花、青葙子,活血之牛膝、当归、郁金,更以浙贝母清热化痰,随证加减;后期以治本为要,养心安神,滋阴柔肝,服用静帅康胶囊(院内制剂),静帅康胶囊由酸枣仁、五味子、白芍、天麻、水牛角、郁金、甘草组成。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现代研究证明此药有较好的镇静、安眠作用,为君药。五味子助酸枣仁养阴宁心安神;白芍益阴养血柔肝,且配甘草酸甘化阴,濡筋缓急;天麻平抑肝阳,与上药相伍,滋养阴血、潜镇肝阳,使阴阳相匹配,共为臣药。佐以郁金解郁清心,活血通窍;水牛角粉清热平肝,熄风镇静,共为佐药。甘草又兼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益阴潜阳、安神定志、熄风镇静之功,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肝阳得潜,心神安宁,则多动、注意力涣散等症自可消除。病机既明,方药对证,故能收效。(卓昆利)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