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汗的临床辨证 胸汗的病案举隅

发布时间:2017-11-12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治疗胸汗经验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在从医近60年中,坚持平脉辨证思辨体系[1],擅长治疗急危重症、流行疫病、心脑血管疾病,对内科杂病、疑难病症,疗效卓著。先生著有《汗法临证发微》,对汗证的认识深刻、独到。其突出贡献在于确立了汗法的概念、汗的正汗和邪汗的分类、发汗法的分类、汗的本质、汗出的机制、纹理网络概念、服药辅汗三法、测汗法、汗法使用指征、疗效标准、停药标准等系列标准。

胸汗是指胸前两乳部位局部多汗,而其他部位汗少或无汗的症状,属于邪汗的一种,为不正常的汗出[2]。本文就李士懋先生如何认识胸汗的病因病机,以及平脉辨证举例说明之。

汗出的形成机制

《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精气也”。究其汗液的本质,属人之精气,并非单纯之津液。其与血同源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类经》云:“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温病条辨》亦载“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阴阳正是通过全身的三焦腠理、经络、血脉,这一复杂的纹理网络系统来运行输布的。在此过程中有心阳周布,日照当空;有肾精气化,活水源头;脾化转输;肺宣肃降;肝升条达;腑气通调;阴阳升降出入之路才能畅通,才可阳加于阴而为汗[3]。故正常之汗出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不可大汗淋漓或偏身某一处汗出,而胸汗则是偏于心胸部汗出,究其病机可分为虚实两种。

胸汗的临床辨证

1.实证辨证

1.1湿热郁滞湿热病属太阴阳明者为多。太阴虽为湿土,但喜燥而恶湿,主为胃行其津液。若太阴虚则可致湿邪停聚而病湿,湿邪内郁,阳为湿遏,郁甚则少火变为壮火,此时虽有太阴虚损的情况存在,但仍以中气实为主。《湿热病篇》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又云:“阳明之表,胸中也”,故阳明燥土被湿热所困,湿蔽清阳则胸汗出,且湿性黏着可致湿邪壅塞汗孔而汗出涩滞不畅,湿热相交蒸、留连,故虽有相蒸之汗出,但热势不因汗减,好似“如油入面”的状态[4]。湿热属实证,其脉当沉取有力,何为有力?即食、中、环三指在寸口寻得脉的全貌时,寸关尺三部脉皆清晰,但不必拘泥于三部皆见,若患者下元亏虚则尺脉可隐匿不见,轻轻下按,脉之全貌仍为力量强,则为有力。湿性缓散,则脉当濡软,似水中之棉。故湿热之脉当沉而濡滑。若湿重于热,脉当沉濡缓兼滑;若热重于湿,脉当沉滑数兼濡;若湿遏热伏,脉当见沉濡滑数而有一定的郁象。湿热之辨证当以脉濡滑兼有湿热之症,如舌苔腻、头身困重、大便黏滞不畅等为要点。常用方剂有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薛氏四号方等。

1.2瘀血内阻若瘀血阻滞胸膈,则会影响胸膈上下气血的运行,而导致气滞血瘀。正如《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血、气之本同而其质异,故可相合而病。血瘀于胸膈则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而气机不下达。气为阳,主升主动,故不会停滞不流。气在胸膈之上周旋而不能疏通道路,必有外达之势,或推动胸膈之表的汗液外出而为胸汗,或周旋气机于胸膈之上郁而为热,逼迫胸中之毛腠开发而为胸汗,此亦为“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的一种理解。此外,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久则胸中局部阴血亏虚而内热丛生,迫津外泄而为汗。

瘀血乃血脉不利的一种表现,血脉涩滞,运行不利,故脉可见沉涩,沉滑或弦涩,因导致瘀血的原因不同则其兼脉亦不同,如阳虚血瘀脉可沉弦滑无力,寒凝血瘀可见脉沉弦拘滞。瘀血无定脉,必兼有瘀血之症,如唇舌紫暗、皮肤瘀斑瘀点、心胸或胸背刺痛等为辨证要点。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1.3肺气郁闭肺居胸膈之上,为水之上源。唐宗海云:“水即化气”“气与水本属一家”。肺主气,与肝之疏泄形成人体气机升降的大枢纽。若肺气郁闭,则致体内气机不畅,胸阳不振而卫气失固,进而胸中汗出。若肺气郁闭较甚,则郁而化火,因肺位居胸膈,故可胸中汗出。

肺气郁闭则气机不利,可见脉弦;若因寒而郁则脉见沉弦拘紧;郁而化热则脉可沉而躁数;郁热外达则脉可弦滑数。气郁之辨证当以脉弦兼有气郁之症,如胸部闷胀、息粗气憋、善太息等为辨证要点,常用方剂有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

2.虚证辨证

2.1宗气不足宗气由脾胃生化的水谷精气与天之清阳之气相合而成,聚于胸中气海之处。“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且宗气亦由肺所化生,“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素问·调经论》),卫阳之气由上焦布散于全身以温煦肌腠皮肤。宗气位居气海,卫气的宣发布散亦需宗气的参与,若宗气不足则无力助卫气宣散,卫气不固而汗自出,因宗气虚为之源,故当汗出于胸中宗气所聚之处。

气虚属虚证,脉当沉取无力,即当食、中、环三指在寸口取得脉的全貌时轻轻下按,觉脉力较正常脉象稍有不足则为减脉,脉力明显不足则为无力。气为阳,主固摄推动。气虚则脉可沉、可迟、可缓。气虚之辨证当以脉沉减,沉而无力兼有气虚之症,如乏力少气、气短、恶风等为要点。常用方剂有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

2.2心血亏虚“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伤心也,其病在心”(《张氏医通·杂门》)。心为君主之官,主司神明。思虑过多则暗耗心血。心血亏虚则心神失养,神无所定则气机失常,心中水火交错而心胸汗出。

血虚则血脉失于充养可见脉沉细,弦减,血虚之辨证当以脉沉细或减兼有血虚失濡之症,如舌淡面白、失眠多梦、心悸易惊等为要点,常用方剂有归脾汤、酸枣仁汤等。

2.3阴虚阳亢人体背为阳,腹为阴,而胸中气海位居腹部膈膜之上,属阳位,则可视为阴中之阳。气海位居胸部膻中,胸中阴液亏虚,不能制约胸阳则阳亢,阳气蕴蒸可致胸中汗出。

阴虚阳亢之脉可见细数,弦滑数,甚则为盛为涌,阴虚阳亢之辨证当以脉阳旺按之弦细,或脉洪大,兼有阴虚阳亢之症,如口干口渴、舌红少苔,五心烦热等为要点,常用方剂有三甲复脉汤、黄连阿胶汤等。

胸汗的病案举隅

1.阳气虚,津失固案患者某,女,65岁,任丘人。2006年6月23日初诊:头胸自汗已约10年,冬夏皆汗。下体凉,膝痛,胃遇寒则嘈杂不适。便日4-5次,尚成形。脉沉小缓滑按之减。舌嫩红,苔薄。证属:阳气不足,痰浊内蕴。法宜:益气温阳,佐以化痰。方宗: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8g,柴胡7g,升麻5g,当归12g,炮附子15g(先煎),橘红9g,半夏10g。2006年7月11日二诊:上方共服10剂。汗已少,下体凉减约十分之九。现膝痛。上方加制川乌12g(先煎),巴戟天12g,仙灵脾10g。2006年7月28日三诊:上方又进10剂,汗已少,如常人,下冷膝痛除,便日2次。口糜已五六年,约每月发作1次。脉缓滑,舌嫩苔薄。上方加肉桂5g,14剂,未再来诊[5]。按:患者脉沉小缓按之减,脉沉取小缓乃无力之象,减脉亦为阳气不足之征。李老师临床诊脉以沉取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故知此证为虚。舌嫩为阳气不足之象。病位在何处?其兼证有胃遇寒则嘈杂不适,下体凉,便每日4-5次,此为脾胃之火衰,胃磨脾运之功失司。“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且膝乃筋之府,阳气虚不养筋则膝痛。辨此头胸自汗,冬夏依然之症,因脾虚不能固摄肌肉。“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灵枢·经脉》)。若肌肉在人体作为屏障的功能减弱可致汗出,且脾虚不固则汗出一日不减。再细析患者脉象显滑,因脾胃功能失司与阳气虚都易生痰浊,故滑脉在此主痰。综上,中医诊断为胸汗,辨证为脾胃阳虚兼痰浊内生。病机虽虚实夹杂,但以虚为主,实为次。治法宜温阳健脾佐以化痰。方以补中益气汤化裁,温阳健脾,补气固表,加茯苓则四君子合于内以健脾益气,加半夏与橘红相合成六君子汤,加附桂以温振阳气,助肾火温煦脾土。

2.胃热案患者某,女,77岁。2011年3月1日初诊:胃痛4年余,烧心、泛酸、乏力。阵烧热头胸汗出,手心热,耳鸣耳聋。双下肢痒,搔破痒方止。右下肢肌肉紧。大便或秘或溏,余尚可。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脉滑数而盛。舌稍红,苔白。证属:胃热盛。方宗:泻心汤主之。黄芩10g,黄连10g,栀子10g,大黄5g,公英30g。

2011年3月12日二诊:上方共服11剂。烘热、头胸汗出、耳痒、牙痛均减。身较前轻松,精力增,愿干活。仍有食后胃痛、打嗝、烧心。脉弦滑数而盛。舌红少苔。上方加瓜蒌18g。7剂,水煎服[6]。

按:患者脉滑数而盛,为有力之脉,则证乃实证。其胃痛,烧心,泛酸,病位直指戊土,故为胃火亢盛。手心热,耳聋耳鸣,乃胃火燔灼于内,邪火上扰所致,头胸汗出为热迫津泄。右下肢肌肉紧,乃戊土不右降,气血无以下达荣养右下肢而致肌肉紧,双下肢痒。搔破痒方止,因戊土不降反升,气血上注则下肢失荣而致痒。搔破痒方止乃手抓之以调气血下达以荣,实为自身调节自救之症。胃火亢盛,脾胃升降失司则大便或秘或溏。综上,中医诊断为胸汗,证属胃火亢盛,迫津外泄。治法以清泻胃火,消痞除满。方以泻心汤化裁。加栀子以泄三焦之热,调达气机,助火邪消散,加公英以泄胃火而不伤正。《本草新编》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不损土……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全方所治之病位专,病性单,药简而力宏,乃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矣!

讨论

平脉辨证治疗胸汗临床疗效良好,且平脉辨证治疗其他内科杂病亦效佳。虽言效不更方,但李士懋教授认为方随证变,证依脉定,脉变则方变,脉大方向不变则宜守方加减。其临床以脉诊为核心,以脉沉取有力为实,无力为虚,以脉释症、解舌,以脉定病机,使无犯虚虚实实之戒[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曹璐畅杨阳张明泉王玉光马家驹刘建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