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在重庆市万州区笫六人民医院门诊工作中曾经遇到一例患者,其痊愈过程让我难以忘怀。
患儿王某某,女,2岁半。该患儿2012年12月31日深夜因阵发性抽搐,直接到了某三甲医院ICU病房,按癫痫治疗6天,无效,医院建议其转诊到重庆市更具权威的三甲医院。病家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奈回家。1月6日,当地乡村医生周华书应邀出诊赶到病家,按照风证治疗:天麻50g,全虫5g,蜈蚣1条。每日1剂,连服3日,无明显效果。
1月9日,周医生处方:半夏10g,天麻10g,茯苓5g,陈皮5g,钩藤10g,全虫2g,甘草5g,白术10g,大枣5g,生姜3g,白僵蚕10g,蜈蚣1条。2剂,每日1剂,饭后服。服后病情依旧。
1月11日,周医生和患儿父亲携患儿一同来到我的门诊。查体:患儿半昏睡状态,呼之表情淡漠,口角有痰沫,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瞳孔等大等圆,颈项无强直,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二便正常,四肢反射正常,食指指纹略青紫。笔者当时考虑,该患儿神经系统可能有问题,不排除癫痫的可能,初诊时接诊医院的诊断应该无误,于是也极力劝其到重庆市更具权威的三甲医院治疗,并且还强调了一些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然后,我按照“风痰”暂时予以处方——二陈汤加味。
患儿家属满怀信心而来,却带着失望的心情万般无奈地离去,没有抓药,也没再说话。此时的周医生和患儿家属一样失望。患儿是他对我满怀信心亲自送来的,现在也只好无奈地转身离去。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周医生重新挑起了对该患儿继续治疗的重担,周医生成了患儿和家属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功夫不负有心人。1月12日,周医生在密切观察过程中,突然发现患儿闪现苦笑面容,立即想到了破伤风,后经问诊得知患儿最初发病的2周前,左手中指尖有外伤史。这不但为诊断提供了重要证据,更让周医生坚信之前的治疗思路是正确的。1月13日,周医生处方:天南星9g,防风9g,白芷9g,蜈蚣1条,羌活9g,白附子9g,全虫5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一直用到1月23日,患儿彻底治愈。从1月6日起,煎药、喂药几乎是周医生全程操作,未曾离开患儿半步。用他的话说,其中有的药有毒性,要高度留心,以防意外。
此病例发人深省,更催我自省。无论大小医院,出现误诊并不奇怪。从业务程序上讲,那个三甲医院要求转诊也是一种务实的表现,我坚持同样的说法似也无可厚非。然而我却忘记了一个医生不仅仅是“医病”,更要“医人”。周华书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在患儿家已经“驻守”了4天,可算是仁至义尽了。在患儿及家属绝望无助时,他不计名利,全程陪同来我这寻求治疗。他把相距5公里的患儿家当成“家庭住院部”,在那里亲自煎药、喂药,坚守15个昼夜,通过反复了解病史,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仔细观察症状,尽力寻找体征,终于诊断准确且彻底治愈该患儿。其作为医者的细心及耐心,实属难能可贵。(谭崇民 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谭崇民中医综合诊所门诊)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