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胆汤合杏仁汤治咳嗽案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吴某,女,84岁,2020年10月5日初诊。主诉:咳嗽1周。患者1周前因泌尿系感染住院,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夜间为甚,少痰,无恶寒、发热,诊断为支气管炎,自行服用玉屏风散、玄麦甘桔颗粒等,咳嗽无好转。刻下:咳嗽,夜间较甚,少痰,咳时牵引胁肋部不适,无发热,平素易生闷气,脾气急躁,乏力,口干口苦,纳可,小便质清,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每日1次,黏滞不爽。舌暗红,舌苔黄厚,苔中色黑。

诊断: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咳嗽(少阳湿热,肺失宣降)。

治法:清解少阳,分消湿热,宣降肺气。

方用蒿芩清胆汤合杏仁汤加减:青蒿(后下)12g,黄芩9g,清半夏9g,茯苓15g,炒枳壳10g,竹茹10g,僵蚕12g,蝉蜕12g,炒杏仁10g,连翘12g,桑叶12g,滑石(先煎)15g,薄荷(后下)10g,生薏苡仁30g。2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7日二诊:咳嗽已愈,其余诸症均减轻。舌暗红,舌中偏左处有黄厚黑苔。因患者忙于出院,煎药不便,未调方续服,嘱其清淡饮食。

数日后随访,咳嗽未反复。

患者咳嗽1周,从其舌象切入,舌暗红,舌苔黄厚,苔中色黑,结合口干、大便黏滞的症状,分析为湿热内蕴之象。究其原因,患者平素易生闷气,且脾气急躁,致少阳郁热内生,阻滞气机,气不行津,湿邪内停,日久化热,湿热相合,湿热犯肺,肺失宣降,故咳嗽。本证当与痰热犯肺相鉴别,因痰、湿均为水液代谢失常所致,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痰热犯肺之咳嗽常表现为咳嗽,痰多黏稠色黄,咯吐不爽,口干口渴而欲饮水,或小便黄,大便质干,舌质红,舌苔薄腻,脉滑数;而湿热咳嗽,未必是痰黄量多,可能为少痰或无痰,湿热阻滞中焦,或有脘痞腹胀、肢体困重等症,湿性趋下,湿热下注,常有小便短赤、频急甚或疼痛,大便黏滞不爽等症。

本案患者咳嗽少痰,大便黏滞,舌红,苔黄厚,虽就诊时小便质清,无尿频急及疼痛,但考虑患者有泌尿系感染病史以及应用过抗生素治疗,可能掩盖其小便的异常,故仍辨为湿热咳嗽。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完整地提出了分消走泄治法。本案患者选用蒿芩清胆汤合杏仁汤为主方,方中青蒿、黄芩清解少阳湿热,配合滑石清热利湿,有“分消”之意,温胆汤则恰合叶天士“走泄”之旨。杏仁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肺疟,咳嗽频仍,寒从背起,舌白渴饮,伏暑所致”,临床亦可用此方治疗湿热弥漫三焦,而以上焦肺为主的病证。加僵蚕、蝉蜕,乃取升降散之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赵进喜临床常用药对,宣化湿热的同时可解痉止咳(《赵进喜临证心悟》);加薄荷、薏苡仁,取麻杏苡甘汤之意。本案又遵张锡纯之旨,以薄荷代麻黄,张氏认为“薄荷亦能泻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气之盛,又善搜肺风”(《医学衷中参西录》)。三焦同治而以上焦肺为主,使湿热分消,三焦之气通畅而病愈。(刘江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