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张沛霖是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他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即要左右、上下、前后平衡。身体大多是对称的,故针灸治病,必切诊左右脉搏,左右脉象总以持平为度。临床上凡左右气血偏胜的患者,脉象就会出现左右不平衡的情况,用一侧的脉作为正常的脉与另一侧做对照比较,不平衡的一侧来定性。现举例如下:
医案一
宋某,女,65岁,2005年5月8日初诊,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年余,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曾住院治疗,头颅CT示:“右颞叶、枕叶及右基底节区多发性大面积脑梗塞”,现左侧上肢的手指及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并旋前,肩关节内收,膝关节痉挛性伸直,足内翻下垂,脚趾屈曲,属阴急阳缓,针刺治疗宜补阳泻阴,泻阴取尺泽、曲泽、内关、大陵、地机、三阴交,补阳取臂臑、手三里、外关、三间、足三里、解溪、申脉。针灸治疗20次后,手指及腕关节已能伸开。足内翻下垂有所矫正,脚趾能伸开,可自行缓慢行走,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在中风偏瘫病人的恢复过程中,大约有80%左右在发病后3周开始出现肢体痉挛,如果失治误治,让痉挛状态持续下去,则会阻碍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张沛霖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表现为肢体一侧弛缓,一侧拘急,当属阳缓阴急,拘急痉挛属实,弛缓属虚,治疗宜泻阴补阳。
医案二
李某,男,65岁,2005年10月8日初诊。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3个月。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3月前突感头昏,头痛,后即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沉重,同时并有语言表达困难。住院后经头颅CT扫描后示:“左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经1个月血管扩张剂治疗,右侧肢体麻木沉重虽略有减轻,但主要体征变化不大。有人扶持仍显行动摇晃,站立不稳。检查:寸口脉与耳前脉明显显现上盛症状,张沛霖认为肝脉盛于上,肾阴虚于下,三阳经气向上冲逆太过,三阴经气无力制住上越的阳气,呈现上盛之症,先缓冲上盛的三阳经气,是治标,求本必在扶下元的经气。抑阳取百会、印堂、头维,扶本取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共治疗30次后,脉气随不断治疗而明显改善。诸症也都明显好转。
按上盛下虚常见于中风病人,在体征上因下元的肝肾阴虚出现肝阳偏亢,因肝经具有体阴用阳的特征,而引发气与血并走于上,在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的病人就较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变。阴虚阳亢,络脉阻塞,上盛下虚而发生类中。运用满则泄之、虚则补之治则,明显提高疗效。
医案三
杨某,男,66岁,2006年1月4日初诊,反复后枕部疼痛6年,加重10天,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后枕部疼痛,经内服中药症可缓解,疼痛发作时痛势剧烈,感心慌、胃部不适,经当地医院行头颅CT扫描示:“陈旧性脑梗塞”,近10天感上症加重,查:左斜方肌有痉挛、压痛,第3颈椎棘突压痛明显,颈项转侧活动轻度受限,击顶试验(+),寸口脉小而紧,耳前脉大于寸口脉,患者躺下后脉的变化不大。张沛霖判断病位在颈椎高段,属痉挛型的,要减轻脑部的压力,属阳有余而阴不足,应用阴经来解痉,张沛霖认为此患者痉挛较严重,此时不能泻阳,泻阳后血管痉挛会加重,应先从远道取穴来解痉,取左内关、左曲泽、右复溜,用补法,针后10分钟观察脉松开了,再取曲池、风池、第3颈椎棘突下,用泻法后耳前脉变小,寸口脉变大,患者取针后感到疼痛缓解了。复诊:治疗5次后,脉气随不断治疗而明显改善。诸症也都明显好转。
按本例患者寸口脉小而紧,耳前脉大于寸口脉,应先补阴后泻阳,补阴寸口脉调大后,再从阳分上来祛邪,这也是张沛霖针刺后的即时效应,疗效与脉的一致性。
医案四
夏某,女,65岁,2005年3月8日初诊,右口眼歪斜2月,患者2个月前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头昏,右口眼歪斜,经头颅CT扫描诊断为“脑梗塞”,经住院治疗20余天,症状稳定出院。今日来诊,查:额纹正常,口角轻度左歪,右鼻唇沟变平,脉细涩,诊为中枢性面瘫,先祛风解表,取太阳经穴,一诊取右养老、支正、风池、天柱、完骨,用泻法,针后脉变得宽滑,达到了治疗目的。
复诊:耳前脉虚细,张沛霖判断是脑供血不足,血流动力不足,阳明经气推动力量不足,取右风池、天柱、头维、下关,针后脉气变大了,再取络却、左神门、外关。
按张沛霖说脉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取络却可引血入脑,要使脉气稳住,再取左神门,脉变软了,即“阴为之守也”,神门起到阴阳经协调的作用,最后再用外关锁住脉气。(段晓荣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何梅光 云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