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味辛,微温,生品解表散寒功效较强,煨制后解表功效减弱,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作用增强。煨生姜是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临床辨证施治常用品种,也是脾胃科的常用中药饮片。
医案一
查某,男,43岁,2019年3月29日就诊。患者素多劳思,胃疾有年,曾行胃息肉切除术,近两年来反复出现胃脘受风寒则易腹痛而泻,矢气频作。刻下症见四末欠温,夜眠入睡困难,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来弦缓。
诊断:(肝胃不和,气机逆乱型)胃脘痛。
治法:降逆和胃,温化寒湿。
处方:炒白术15g,陈皮10g,炒白芍20g,姜竹茹10g,枳壳15g,防风10g,广木香6g,炒川连3g,酸枣仁25g,姜半夏12g,煨姜5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每服200mL。
服药后,胃脘受寒即痛已明显好转。
按患者曾患胃息肉,可知其气机郁滞已久,郁结成有形之邪,息肉虽已行手术切除,但气机郁滞之情形仍在。胃脘感受风寒则作痛泻之症、舌淡胖苔厚腻,皆是寒湿凝滞胃肠之征。治宜疏肝气之瘀滞,健脾运之不及,徐经世选具调和肝脾之功的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方中加木香、枳壳以增理气导滞之能,加化痰湿之半夏、竹茹,且均以姜炙,更助温化之力,尤其煨姜一味,用以暖胃温中,其性温而不燥,既不若生姜辛温宣散,又不如干姜温热伤阴,于此用之,更合徐经世用药“温而不燥”之理念。
医案二
周某,女,68岁,2019年5月10日就诊。患者于3月份诊断为“十二指肠癌”,未行手术治疗,予化疗1个疗程。刻诊: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稍进硬食则觉胃脘痞满,神疲乏力,眠可,大便日一行,成形。脉弦缓,舌淡红,苔薄白微腻。
诊断:(本虚标实,中州失健型)痞满。
处方:太子参25g,姜半夏10g,炒川连3g,橘络20g,绿梅花20g,姜竹茹10g,枳壳15g,煨姜3g,仙鹤草20g,石见穿15g,谷芽25g。15服,水煎服,每日1服,每服200mL。
药后胃脘痞满、神疲乏力等症状消失。
按老年患者肠癌术后又做化疗,致肠胃受损,脾运失健,气津两伤,中气虚馁,疲象纷呈,治宜扶正安中为先,健运脾胃,以复生化之源,但用药又不可温补过速,更伤脾胃,当选清轻灵动之品,益脾阴养胃津。方仿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温胆汤之意,但选药更加平和,生姜煨用,更是取“去性存用”之意,其性仍温而不辛燥,疏动而不峻烈,使药入胃中更为熨帖而不伤正,缓缓图之,以复生机。(李娟 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 张莉 王薇 李立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永攀 安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