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俊辨治脓毒血症思路

发布时间:2022-09-2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近六十载,善治疑难病,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其治脓毒血症经验总结如下。

证治要点

大虚大实证危急,审证求机病在毒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在脓毒血症的病因病机方面,龙家俊提倡毒邪致病理论,认为大实之邪毒必伴有大虚之正气,其病因为感染毒邪或外邪内传化热,邪盛蕴结成毒,循脏腑经脉血络,内犯脏腑,中伤经络,外达肢节,逆乱气血,伤精损气,紊乱气机,化风耗血动血,耗神动神,病情变化于须臾之间,多逆证恶候。其中毒邪壅盛为发病核心病机,五脏精气大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若正气尚存,毒邪彪悍,则病情日渐深重;若正气极虚,邪毒独盛,终将致阴阳离决。临证要辨证、辨病、辨症相结合,急则以辨症论治为主,以快速消除危及生命的危急症状,以治其标;缓则以辨病结合辨证,佐以辨症之法,当缓扶正气,兼祛余毒,以治其本。

至经至气济水火,辨药施药祛脓毒

脓毒血症病情复杂,病机多变,故临床用药既要谨守疾病之本因,审因论治,随机用药,又要审查病时,随时用药,复法合用。遣方用药需对症、对证、对病,亦当辨清毒邪传变经脉先后主次,施药引经达气,主次分明,则为至经;药气轻重适宜,药性直达病变之脏腑,速祛邪毒,则为至气。若毒邪深重,则需药味厚重,药气足到,方可至经至气。脓毒血症辨药施药之法简述如下。其一,辨毒邪之阴阳:毒邪其性彪悍,病变多速,阴阳出其极,速伤正气,其毒性不离阴阳,故祛毒之法分阴阳,需精辨药性药气,施以水火重剂,寒温并用,水火互济,配伍得当,速折毒势。其二,辨毒邪之寒热:认为毒邪深入脏腑经络,逆乱气血,气伤血耗,神气不宁,证有热寒之别,治寒毒以辛热之品,治热毒以寒凉之剂,解毒之寒药与邪毒之轻重相当,扶正之温药与正虚之程度相符。其三,辨毒邪之表里:卫表之证尚存,即或里证已现,也可透热转气,由表散毒邪,或内清外解;卫表之证已无,里证独存,则以清解为主。二者均需辅以清润之剂,祛邪不伤阴液。其四,辨毒邪之虚实:病急之时,毒邪伤人最速,须调养后天脾胃之气,扶正治本,祛除毒邪,防毒内陷。急症稍缓,久病毒邪深入脏腑经络,胶结精血,若后天不虚,毒邪易去,尚存生生之机,则参以扶正托毒之品,缓缓图之。

典型医案

刘某,男,6岁,2019年7月11日初诊。主诉:间断发热1月,发现左颈部包块20天余。1月前曾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体温最高达40.0℃,西医诊断为脓毒血症、咽旁脓肿、急性淋巴结炎、轻度营养不良、急性中耳炎、胃肠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给予抗感染治疗,两次建议患儿行手术切排治疗,家属考虑其年龄较小、手术创伤较大,拒绝手术治疗。出院后患儿仍间断发热咳嗽,体温波动于38.0℃~39.0℃,颈部包块未消失,遂求治于中医。临床见纳差,精神差,形体偏瘦,咳嗽咳痰,颈部淋巴结疼痛,双侧扁桃体肿大。自汗盗汗,二便调。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脉细数,寸尺不足。

诊断:痈疡肿毒(热毒壅聚肺胃,气虚血热痰结)。

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排脓,宣肺利咽、益气凉血以祛毒。

处方: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野菊花10g,炒黄芩15g,金银花30g,净连翘20g,草河车10g,黑玄参15g,炒赤芍10g,牡丹皮10g,生地黄30g,白蔹10g,浙贝母10g,天花粉10g,香白芷10g,川桂枝6g,嫩射干10g,白桔梗10g,生甘草6g,炒白术10,蒸陈皮6g,炮山甲6g,皂角刺10g,生黄芪30g。7剂,常法煎服。

7月21日二诊: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3℃~38.9℃,但复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稍有咳嗽咽痛,上方加山豆根6g、马勃5g、木蝴蝶5g、凤凰衣5g、矮地茶15g、木馒头20g、白及12g,以清热利咽、敛疮生肌。7剂。

7月30日三诊:无发热咳嗽,咽部、颈部疼痛缓解,上方继服7剂。

8月6日四诊:诉胃脘不适,夜尿频数,上方加炮姜10g以振奋脾阳,盐益智仁10g以温补肾阳。7剂。

8月15日五诊:左右颈部包块消失,仍有自汗盗汗,但咽部扁桃体仍II度肿大,生黄芪改50g,以补气托毒。7剂。

9月3日六诊:病情进入恢复期,稍有出汗,夜尿频数,无发热咳嗽,方选十全大补丸、沙参麦冬汤合缩泉丸加减:太子参20g,生黄芪20g,炒白术10g,白茯苓15g,炙甘草2g,生甘草2g,全当归10g,炒白芍10g,抚川芎5g,熟地黄12g,肉桂心3g(后下),南沙参15g,剖麦冬15g,炒黄芩10g,金银花20g,嫩射干10g,川贝母7g,蒸陈皮5g,盐益智仁10g,炒乌药10g,怀山药15g,桑螵蛸20g,灵芝20g。28剂。

10月10日七诊: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病情稳定,以六诊方10剂,研为细末,制成浓缩水丸,每日服3次,每服6g,缓图之。随访3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未复发。

按本案患儿垂髫之年,脏气初成而未壮,元阳不充,气阴不盛。气不足邪毒易于入气分,阴不足则邪毒易于入营血,脏气柔弱则邪毒易于内陷脏腑,内攻经络。临床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上下求其平。急性期辨症施药,有其症用其方,全方解毒之品,量大力宏,药气厚重,至经至气,亦体现了外科痈疡肿毒内治消法,对于小儿稚嫩之体,非精明医理之大家,实难驾驭。

方中运用五种解毒之法。其一,清热解毒。入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草河车,此五味清热解毒、泻火除烦之品,苦寒直折毒势。其二,宣肺解毒。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入桔梗、射干、生甘草,宣肺利咽,以排脓毒。其三,凉血解毒。入玄参、赤芍、丹皮、生地、麦冬,以养阴润燥,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其四,透表解毒。毒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金银花、连翘与白芷相配,通滞散结,使热毒外透,其中银花、连翘为疮家圣药,外透内清皆效。其五,托毒排脓。炮山甲、皂角刺,二药峻通肌腠,破痈排脓,合生黄芪、桂枝、白蔹、浙贝母、天花粉,以益气温阳、托毒排脓。此五法归于肺、脾、胃之经,扶正解毒,消毒于营,清毒于经,托毒于外,透毒于表。白术、陈皮健脾运胃,以扶正气,防毒内陷。

急症解,本虚现,恢复期危候得去,当补中兼涩,补中兼行,补中兼运;全方补益、运脾、收涩三法合用,从先天后天培元固本,汤剂改为丸药扶正固本,兼解余毒,缓补其大虚之精气,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复作。(蒋文波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  徐俊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