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属于中医学“痢疾”“大瘕泄”“小肠泄”“肠风”等范畴。王秀娟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二十年。本文阐述她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王秀娟临床上治疗该病,常用调肺通肠法,包括补肺通肠、降肺通肠、宣肺通肠等方法,方剂为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加减。

补肺通肠法

指通过充养一身之气,得一身之气相助,大肠之气充沛通畅,则湿去瘀散,无痛泄之苦。补肺通肠汤由生黄芪30g,炒白术15g,党参20g,当归15g,柴胡8g,陈皮8g,熟地黄15g,五味子8g,桑白皮10g,紫菀15g,仙鹤草30g,炙甘草10g组成。

降肺通肠法

指大肠受承胃与小肠。肺主肃降,痰湿瘀毒随大肠通降而逐出体外,故在补肺的基础上,亦多辅以降肺气,顺应大肠“传化”之大便则干湿适度,适时而下。降肺通肠汤由紫苏子10g,桔梗10g,陈皮15g,清半夏10g,前胡10g,枳壳10g,厚朴10g,麦冬10g,紫菀15g,炙甘草10g组成。

宣肺通肠法

指宣肺通肠,引邪外出,疏利肠胃,通过透汗令下行之水由肌表排出体外。宣肺通肠汤由葛根30g,荆芥10g,防风10g,杏仁10g,车前子10g,泽泻10g,炒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组成。

患者,女,39岁,2016年9月初诊。诉腹痛伴黏液脓血便4年,加重1周。1周前因不耐暑热,吹空调后出现黏液脓血便,每天2~3次,伴腹痛、里急后重。刻诊见患者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语声低微,腹痛,大便每天2~3次,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白多赤少,纳少,寐可,舌淡紫、苔白厚腻色黄,脉双寸浮弦,双关尺沉弦。

诊断:(阳气虚弱,伏饮为外邪引动,浮热瘀毒内蕴型)痢疾(西医称为溃疡性结肠炎)。

治则:急当解表治标,用宣肺解表安伏饮及扶正散浮热瘀毒。

方药:采用宣肺通肠汤加减。茯苓20g,枳壳10g,桔梗10g,柴胡10g,前胡10g,薄荷3g,葛根15g,黄芩10g,黄连10g,地榆炭30g,党参15g,黄芪20g,白及10g,仙鹤草30g,蒲黄10g,五灵脂10g,炙甘草15g。7剂,每天1剂,水煎,早晚温服。西药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次1g,每天4次。

10月初二诊:患者诸症皆有减轻。舌胖淡紫,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右沉而无力,左沉弦。补肺通肠汤略作调整;西药继服,量减为每次1g,每天2次,间断服用6个月。

2017年7月三诊:患者腹痛明显减轻,大便偶成形,每天1~2次,精神明显好转,贫血得以纠正,余未见异常。调整中药,用附子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玉屏风散等加减治疗,服药7剂,停用西药。连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继续口服中药以巩固疗效。治疗至今未再复发。

按王秀娟本案首以宣肺通肠汤加减表里同治,宣肺解表,兼以扶正消散浮热瘀毒。方中前胡、薄荷入太阴而宣肺,解表祛邪,柴胡入少阳而为升散之品,转枢机而驱外邪,三者以升散宣发肺气,不仅解表祛邪,更能宣散下流肠间之津液,是为逆流之法;现多以党参代人参,王秀娟恐党参力逊,故加黄芪、炙甘草以补气,合葛根入阳明升清而挽下流之津,是为挽舟之意;枳壳下气宽中,前胡降气化痰,桔梗上开肺气,三药相合专主行胸中不畅之气机,助肺复通调水道之职;茯苓淡渗,以利气中之湿;黄芩、黄连燥湿清热,祛除肠间浮热;地榆炭以炭化减寒凉之性且能吸附肠间毒素;失笑散(蒲黄、五灵脂)以活血化瘀止痛,且蒲黄利尿以分利水饮,减轻肠道炎症;仙鹤草又名大力草,补虚止痢收血并用;白及主痈肿,恶疮,祛胃中邪气而促进肠黏膜修复损伤。以宣肺通肠汤为基础方加减,连服4周后,浮热瘀毒去,病本阳虚水湿显露,故依证变法,又以补肺通肠汤为基础方加减治之。后又以补肺通肠汤为基础方加减,间断服用6个月后,肠间痰饮分消祛除,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消失,理应中病即止,但察患者舌、脉、症,仍存在疾病复发的易感因素,阳气亏虚,若不乘胜追击,痰湿容易再生,流于肠间,遇邪引动而复发。故以附子理中汤、甘草干姜汤温补脾肺化饮,合玉屏风散顾护肺卫之气,谨防外邪袭表,全方以温补肺、脾为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肺阳气充盛则痰湿无以化生,土为金之母,母强则子健,脾胃强、肺卫故而表邪不害,体现了上工治未病、见微知著的治病理念。(韩秀丽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