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多发糜烂、疼痛

发布时间:2023-10-16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窦某某,男,69岁,2021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口腔多发糜烂、疼痛5天。现病史:5天来,患者无明显原因口腔舌面、口唇多发糜烂、溃疡伴疼痛,不能进食,无口干、口苦,餐后容易胃胀,怕凉,大便一日1次,偏烂,小便稍频,夜尿2~3次,眠可。舌红,苔白厚,脉弦细。

西医诊断:口腔溃疡。中医诊断:口糜(上热下寒)。

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12g,半夏15g,党参10g,干姜6g,生石膏45g,大枣4枚自备。5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17日二诊:舌面溃疡、糜烂大量减少,疼痛明显减轻,可以少量进食。补充问诊发现患者前阴也有溃疡,但服药后有所减轻。大便正常,夜尿2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嘱原方继服5剂。

12月22日三诊:舌面溃疡、疼痛消失,前阴部溃疡也消失。纳可,大便正常,夜尿2次,眠可。舌苔薄白,脉弦。方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12g,半夏15g,党参10g,干姜6g,大枣4枚自备。5剂,水煎服,日1剂。

按口腔、舌面溃疡、糜烂,疼痛不能进食为上热,胃胀怕凉,大便稀,小便频为下寒,六经辨证属于厥阴病。处方选择甘草泻心汤加减,方中炙甘草补中缓急,配以党参、大枣使胃虚得补、下利得缓,黄连、黄芩苦寒泄热、清热燥湿以清上热,加生石膏协同增强清上热之力,半夏、干姜辛温散结、降逆消痞、温中散寒,黄连、黄芩、半夏、干姜四药相配而成辛开苦降、散结消痞的经典组合。

一诊、二诊用甘草泻心汤加石膏,症状明显好转,疼痛缓解以至能正常进食。《金匮要略》言:“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笔者根据条文在二诊时试问患者,患者言确有阴部溃疡。说明处方做到了方证对应,效如桴鼓。三诊症状已经好转,去掉石膏减轻处方寒凉力量,巩固疗效。临床口腔溃疡见上热下寒伴有消化道症状者多可选用此方,对于下寒不明显者则不宜应用。(王洪江  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