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肌肉疾病,它与皮肌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等同属特发性炎性肌病。最常受累的肌群为颈屈肌及四肢近端肌,表现为平卧位抬头费力、举臂及抬腿困难,严重者可累及延髓肌群和呼吸肌,出现吞咽、构音障碍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肌肉疼痛。多发性肌炎以中青年发病较多,儿童极少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广东省德庆县中医院中医经典科采用中医药为主导的方法治疗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收效显著,现分享一则验案如下。
何某,男,78岁,2023年8月24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年余,乏力2个月。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多在每年冬春季节或天气转变时发作,每年累计时间超过3个月,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无发热、恶寒,无潮热、盗汗。2023年7月28日至2023年8月7日住院治疗,其间被诊断为:多发性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甲状腺结节、高脂血症。经治疗后好转。2个月以前,患者出现四肢乏力,被诊断为多发性肌炎,治疗后病症缓解不明显。3天前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遂来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收入住院。刻下: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咳嗽,咳痰,气促,咳少量白色黏痰,四肢乏力,纳差,夜寐一般,二便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7.4℃,脉率96次/分,呼吸频率22次/分,血压107/66mmHg,右侧锁骨下区域潮红,肤温稍高,疼痛、瘙痒,面积约为10×12cm,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律欠齐,腹肌软,骶尾部可见一大小约4×5cm压疮,无渗血、渗液。四肢肌力4~5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呈凹陷性、对称性。舌暗淡,少苔,边有齿痕,脉沉细。
诊断:中医诊断为痿证(脾肾阳虚),西医诊断为多发性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甲状腺结节、高脂血症、骶尾区Ⅰ期压疮。
治法:西医暂予化痰止咳、抗炎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等;中医拟予灸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理疗治法化痰通络,中药以补脾温肾、解肌发表、消积活血为法。
方用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桂枝汤加焦三仙:党参30g,黄芪60g,白术30g,茯苓30g,淡附片20g,干姜10g,炙甘草30g,桂枝30g,白芍15g,炒麦芽15g,净山楂10g,六神曲15g,蜜麻黄10g,全蝎5g,土鳖虫10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
9月5日二诊:患者诉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好转,咳少量白色黏痰,无气促,四肢乏力好转,神志清楚,精神一般,纳可,夜寐一般,二便正常。患者病情好转,遂建议出院疗养,嘱出院后按时服药,不适则随诊。
按本案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属中医“痿证”范畴。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因长期不能随意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较为多见。《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灵枢·九针论》提出“阳明多血多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痿证要从阳明胃经论治,注重中焦脾胃。脾主肌肉,若脾胃气虚,则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故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益后天之本,更加黄芪补气养血、行滞通痹,加焦三仙消积化滞、健胃消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火神派医家郑钦安强调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所以治病要先扶阳,阳气足则百病消。在诸种阳气中,他又特别强调肾中阳气,称之为“肾中真阳为真气,即真火”,其在《医法圆通》曰:“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阳虚则皮毛、肌肤、分肉腠理不得温煦,精血化源无续,久之即成痿症。宋代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亦论及:“凡腰以下肾气主之,肾虚则下部无力,筋骨不用,可服金液丹,再灸关元穴,则肾气复长,自然能行动矣。若肾气虚脱,虽灸无益。”四逆汤治少阴病阳虚寒化证,方中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燥烈,力量雄宏,能上行温通心阳,下行补肾阳益命火,并能通达十二经脉,畅达阳气、祛逐寒湿,干姜温中散寒,使得中焦阳气得助,且能补土生金,则肺虚喘咳可解,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伤寒论》云“桂枝本为解肌”,可见桂枝汤可以解肌。清代名医章楠在《伤寒论本旨》中指出:“(桂枝汤)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说明桂枝汤借调理脾胃之功以达营卫解表,表证解,津液通,筋脉得到濡养,肢体乏力之症自然可解。《名医别录》曰“麻黄,微温……通腠理……解肌”,故加入麻黄增强解肌发表之功,土鳖虫破血逐瘀,全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二药相合入络祛邪。全方共奏补脾温肾、解肌发表、消积活血之功,使患者病症得以迅速缓解。(王宝金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