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刚“动留针术”治胸痛不语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全国名中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毅刚从医50载,擅长治疗瘫、痿、痹、痛等疑难杂症,以“调神守机,穴法相应,导引病所,形神自调”的调治体系为特色,积极开展针灸临床与研究,推动针灸学术技术的普及。

胸痛,中医辨病为胸痹,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候的一种疾病。轻者仅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更甚者出现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王毅刚临床善用针灸治疗胸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一则其用针刺“动留针术”治胸痛不语验案如下。

张某,女,44岁,2022年7月1日初诊。主诉:胸痛、胸闷伴言语不利3个月。现病史:2022年4月4日患者食用排骨炖黄豆后出现胸闷痛,经自行催吐及当地镇卫生院治疗后未见改善,又自行在双侧乳房处拔罐,导致胸闷、胸痛加重,并伴胸背部紧缩感,发音困难,不能大声说话。之后多次到县医院就诊,经胸部CT、心肌酶谱、心梗三联快速检测等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又去某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轻、中度抑郁和焦虑,予美利曲辛片、乌灵胶囊治疗,但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诊。

刻下:患者自诉胸痛、胸闷,右肩背牵痛,精神萎靡不振,自称“我说不出话”,声音低微在喉,发音无明显困难,胸骨后有烧灼感,打嗝,心慌,无心悸,口干喜饮,怕冷,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腻,脉微弦。

诊断:中医诊断为胸痹(痰瘀气滞,胸阳痹阻),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抑郁状态。

治疗:1.针刺“动留针术”。(1)选双天柱穴。具体操作:取坐位。强刺激针刺天柱穴,留针。引导患者按前后、左右及左右侧三组六个方向活动颈项,至最大限度时停顿数秒钟,用力努挣,使颈部充分放松。再嘱其深呼吸,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憋气约3~5秒,后将气徐徐吐出,反复4次。最后行咳气法,令患者下意识做如清嗓般大力咳气,或闷咳,非真咳痰,反复3次左右。(2)俯卧位常规针刺治疗。选百会、四神聪、天柱、肩井、膏肓、胸5夹脊、内关穴,得气后留针20分钟。2.中药治疗。治法:疏肝行气化痰,宽胸温阳。处方:北柴胡10g,麸炒枳壳10g,薤白10g,法半夏10g,茯苓10g,川芎10g,当归10g,燀桃仁10g,红花10g,郁金10g,醋香附10g,百合10g,合欢皮10g,淫羊藿10g,制远志10g,甘草5g。7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饭后温服。

7月8日二诊:诊疗后胸闷、胸痛大幅度减轻,可以正常与人谈话,精神转佳,言语清晰,语速正常,乏力改善。偶尔呃逆,手足心热,汗多,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治疗:1.针刺“动留针术”配肩部导引操,常规针刺处方同前。因患者手足心热、汗多,加太溪穴滋肾养阴,肩痛加刺肩贞穴,每日1次。2.中药治疗。效不更方,加服香砂六君丸合剂(院内制剂)。7剂,每次15ml,一日3次。

7月15日三诊:患者病情已稳定,仍汗多,心烦,潮热,小溲热涩不爽,月经一月1行,量一般,色暗,舌淡,苔薄,脉细。治疗:1.针刺治疗。同前。2.中药治疗。因汗多、心烦、潮热乃肝肾亏虚、阴阳失和之证,故减郁金、香附、百合、合欢皮,加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香薷、滑石粉化湿利尿,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烦,知母清热泻火,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续服7剂。

7月22日四诊:病情稳定,胸闷、胸痛明显好转,言语功能正常,手足心热缓解。小便热涩不爽依旧。舌淡,苔薄少微腻,脉细。治疗:1.针刺治疗。同前。2.中药治疗。患者膀胱湿热下注故去枳壳、薤白、香薷、远志,加生地黄凉血养阴,萹蓄清热利尿,党参补气健脾,百合清心安神。

按本案的至妙之处在于针刺留针时引导患者通过自主的颈项运动、呼吸运动、咳气运动,充分调动患者神机的主导和参与,达到康复的目的。患者性情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饮食不节致胸闷气胀,又强行催吐、拔罐,大伤胸膈肺胃之气,胸背掣痛,声低息微,实属多种致病因素叠加而致累积爆发。言语低微,发声困难,乃上焦宗气受伤,正气内郁不能开发胸阳,肺气不得宣发所致。《灵枢·邪客》云“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心脉流注,呼吸、发声等全赖宗气协调,患者反复胸闷、胸痛,又造成患者心神焦虑,故出现声低息微、失去自信、心慌、不敢用力说话、发音困难等。因果相累,愆及神机,故多方求治难愈。而行针刺动留针术时施行导引,通过深呼吸、咳气调动气机,振奋阳气,促动宗气冲开喉咙而复原音声,加之针刺后嘱其声声闷咳,患者自我听闻感知到治疗效果,信心大增,胸气宣扬,神机得畅,抑郁得解。

针刺“动留针术”是王毅刚根据对《灵枢》中“神”“机”理论的把握,总结出的临床实用针刺技术。相对于古代针刺“静以久留,停针待之”的静留针,在留针期间,实施让患者主观能动参与、调动精神意志的积极调控,通过呼吸、控制意念或肢体导引术,使肢体肌肉骨骼关节“动”起来,或使脏腑组织器官升降出入之气“运”起来,使气机通畅复原,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从技术角度看,针刺动留针术实质上是古代针刺术与导引术的结合。王毅刚认为,古人造“導”字,以“首”为第一,然后“走之”与“寸”,首即脑也,“走之”与“寸”意为足和手乃至整个躯体的运动,因此导引之术实为由大脑神机与肢体活动共同参与的自主运动,非调动头脑意识的主导参与不可称之为导引之术,亦如针刺必言守神机之要领。本案先是让患者主动活动颈项以带动胸膈,然后深呼吸以壮心肺之气,缓和胸膈之紧张,再以闷咳震动宗气以冲开喉咙,发出宏声。由于针刺动留针术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神机认知的调动,患者既可以感知动作的速度和力度,又可以切实感知治疗的实际效果,以达良效。

本案针刺动留针所取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重要经穴。《神异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而《灵枢·根结》又云“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故开折,则内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据现代解剖学,天柱穴下肌肉分别为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起始部,下有枕大神经分布,通过神经肌肉之间的连接和调动,又可以影响到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以及冈上肌等关节肌肉,通过呼吸导引放松胸膈肌肉,参与协调呼吸的作用。肺如钟,需要宗气的撞击发声,因此嘱患者做下意识闷咳动作,务使咳而有声,引发震荡,使胸廓呼吸肌产生运动、胸腔内气机为之震动,促进胸部气机调畅。患者完成上述动作后胸闷、胸痛和发音困难等症状即刻得到明显缓解。肩井穴,据《会元针灸学》所述,“肩井者,在肩部阳气冲出显明之处,而通于五脏,推荡瘀血”,肩井在三角肌后沿,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之间,布锁骨上腋神经后支,深层为副神经。对于胸膈调整呼吸都是大有裨益的。又如内关穴,有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下关阴维下总同”。阴维主里,有维系联络在里心包的作用。再如膏肓穴,《会元针灸学》述“心附著于脊之第五椎,膏肓在第四椎下……针药不能及,而以此穴灸之,即能见效,故名膏育,或膏肓俞”,膏肓穴可治疗病位较深、病因不明之疑难杂症。诸穴皆能调整胸膈之气。而头部百会穴、四神聪穴调节神机,居于巅顶,交会督脉,联系于脑,百脉之会,贯达全身,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由于饮食不节后自行催吐、过度拔罐出现胸闷痛,伴发声音困难。根据疼痛部位及发病原因,临床上较多关注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方面的问题,经心电图及胸部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后予以抑酸护胃常规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故重点应放在过度拔罐后致使胸部气机紧缩、胸阳内郁、痰瘀互结方面,治疗上应放在如何振奋胸阳、冲开郁结等。四诊合参,辨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辨证为痰瘀气滞、胸阳痹阻证,病机为神机失宜、肝郁气滞、痰阻胸阳。应以疏肝解郁豁痰为治则治疗此病。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薤白通阳散结,半夏消痞散结、燥湿化痰,茯苓健脾燥湿,川芎、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郁金、香附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百合、合欢皮清心安神,淫羊藿补肾助阳,远志安神益智、化痰开窍,甘草缓急止痛。

前期患者胸中之气郁滞较重,故以开通胸阳、疏肝解郁豁痰为主要治则,针灸治标,中药治本。经2次治疗后胸中之气得宣,神机得畅,则根据患者体质及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又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小溲热涩不爽,且处于绝经前后阶段,故加补肝肾、清热泻火药物以标本兼治而收功。(豆江移 湖南中医药大学  苟春雁 重庆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