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洗治血管性皮肤病案

发布时间:2024-05-3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下肢血管性皮肤病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静脉曲张所致淤积性皮炎和小腿静脉曲张性溃疡。笔者在多年临床中采用中药泡洗法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二则如下。

淤积性皮炎案

霍某,男,81岁,2022年3月9日初诊。患者诉其右下肢患静脉曲张30年,于1999年、2003年做过2次手术,但还是导致了淤积性皮炎。虽又内服、外用数种中西药物,但皮损未见消退,且近2年来逐渐加重。刻下:右下肢小腿下1/3处至踝、足背、足趾肌肤肿胀,表面有深浅不一的褐色色素沉着,以踝、足背、足趾为著。皮损肥厚,覆着细薄鳞屑,伴有抓痕,边缘不清,痒剧,活动行走时沉重不适。舌质暗红,苔白,脉沉。

诊断:淤积性皮炎。

辨证: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润肤止痒。

患者及家人表示不愿再服药物,虑其年事已高,并做过2次手术,与其商议用简便疗法,单以中药水煎后泡洗可否,患者欣然应允。处方:丹参50g,茜草50g,鸡血藤50g,赤芍50g,牛膝50g,泽兰30g,红花30g,桃仁30g,地龙30g,黄精30g,玉竹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上药水煎约3500ml,置浴桶中浸泡患处,每次1小时,日2次,3日用药1剂。

3月30日二诊:经上药治疗7剂后,患者喜告皮肤颜色开始变淡,肌肤已润,细薄屑已无,肿胀有所消退,瘙痒减轻,行走沉重感大减,且较前有力。守初诊方去黄精、玉竹,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减为15g,复用10剂。

5月1日三诊:患处色素沉着性皮损已逐渐消退,余症更轻。患者要求巩固治疗。继用5剂后皮损得以基本消退,行走正常。

小腿静脉曲张性溃疡案

王某,女,74岁,2023年9月14日初诊。患者因做生意长期站立致左下肢静脉曲张5年,近2年来并发小腿溃疡,因惧怕手术而要求中药治疗。刻下:左小腿上中段有13×11cm2大暗青色扩张弯曲的静脉团,明显高出皮面。小腿中段至踝足部皮肤肿胀,有褐色色素沉着。下1/3外侧有4×4cm2大圆形溃疡,疮面内陷达3mm,内有暗紫红色肉芽组织,覆灰白色腐物,渗出有异味的黏液,边缘坚实。肿胀肌肤触之有热感,行走总觉沉重不适。舌质淡,有瘀斑,苔薄黄略腻,脉濡沉。

诊断:小腿静脉曲张性溃疡。

辨证:下肢血瘀日久,循行不畅,致患处缺血缺氧,湿热聚结。

治则:活血化瘀,渗湿清热,生肌敛疮。

处方:丹参50g,赤芍50g,茜草50g,鸡血藤50g,牛膝50g,红花30g,泽兰30g,地龙30g,桃仁30g,五倍子30g,土茯苓30g,萆薢30g,薏苡仁30g,黄柏30g。水煎约3500ml,置浴桶中浸泡患处,每次1小时,日2次,3日用药1剂。泡后溃疡处用生肌散:白及粉、血竭粉、白蔹粉各等分,高压灭菌后撒扑溃疡面,纱布覆盖。

10月8日二诊:用药8剂后,患处皮肤肿胀减轻,褐色皮损有所变淡,溃疡面渗液及灰白色物均明显减少,疮面周围见红色新鲜肉芽组织生出,行走感觉轻松。上方略做加减复用10剂后,曲张静脉团明显缩小,褐色皮损已消退大半,溃疡面继续由外向内缩小,有更多红色肉芽组织长出,疮面渗出覆着物很少,余症俱轻。守上方去五倍子、土茯苓,继用8剂,溃疡面愈合,肤色趋于正常。

清代医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案一患者患静脉曲张30载,行2次手术,然皮肤仍有未消退的褐色色素沉着、肌肤肿胀、瘙痒等淤积性皮炎症状。治用丹参、茜草、鸡血藤等活血化瘀,通经行滞,为君;佐黄精、玉竹润肤滋燥;伍入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止痒。案二患者患静脉曲张数年,不仅导致皮肤色素沉着,且继发了小腿溃疡。《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臁疮》载:“此证生在两胫内外廉骨,外廉属足三阳经湿热结聚”。治取丹参、赤芍、茜草等活血化瘀为主;因有湿热内蕴之象,酌入五倍子、土茯苓、萆薢、薏苡仁、黄柏渗湿清热;加白及、血竭、白蔹粉生肌敛疮收口。两例用外治疗法的优势是诸药互用,直接到达病变部位,经过浸泡后,皮肤吸收药效作用迅速,功专力宏,使静脉曲张所致肌肤肿胀、色素沉着等皮损逐渐消退,溃疡面愈合,痒感消失。由于从根本上促进了患肢血液循环,血管得以畅通,使肌肤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诸种症状即迎刃而解。由此充分彰显出中医外治法治疗血管性皮肤病变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马建国 马龙 马金榜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