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载:“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明确提出了风寒束表、津液不足、筋脉失濡是痉病的主要病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云海从医30余载,在治疗中医内科及各种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患者女,55岁,2024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头项恶风汗出30余年。患者自述30年前即见头项恶风,须用毛巾保暖缓解,伴头项动则汗出,汗量多,汗出后恶风更甚,一天须换数条毛巾,且汗出后须及时用毛巾擦干汗液,否则必见项背僵硬、头昏头痛,甚则恶心呕吐,吐后周身乏力瘫软、持续数天,并畏寒更甚,卧床覆被方能缓解,以致现患者每时每刻敷贴毛巾于项背并须及时更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遂寻求中医诊疗。刻下:头项恶风、动则汗出,项背僵硬,时有头痛,平素纳寐欠佳,精神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痉病(寒湿困表,阳虚汗漏)。
治法:散寒除湿,温阳止汗。
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桂枝10g,炒白芍10g,葛根30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5g,白芷10g,细辛6g,白附子10g,炒僵蚕10g,全蝎10g,红藤30g,五加皮20g,炙黄芪30g,红参10g,附片1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3月1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诉头项汗出减少,项背僵硬缓解,因毛巾时刻敷贴项背,头项恶风症状的疗效不详,大便偏干。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守上方加厚朴20g、炒枳实10g。7剂,水煎服。嘱患者尝试摘除毛巾以观察头项恶风情况。
3月26日三诊:患者服药后诉尝试摘除毛巾后,头项恶风大为改善,汗出进一步缓解,头痛未再发作,大便恢复正常,精神转佳。舌红,苔白,脉弦细。后随证加减,继服1月余,诸症基本痊愈。
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患者头项恶风汗出、项背僵硬、时有头痛,结合苔白腻、脉细等症,可辨为寒湿困表、阳虚不摄之证。其中阳气亏虚首当责之脾肾,一则脾主运化,肾主水,脾肾阳虚功能失职,酿寒生湿,寒湿属阴,阴伤阳则又加重阳虚的状态,且阳虚不摄津液,则汗漏不止;二则脾肾为先后天阳气之本,阳主卫外,阳旺卫充则御淫于外,邪弗能害,若阳虚卫疏,腠理不得温养,肌表门户大开,则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困滞筋脉经络,即“卫者……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之谓也,则可见头项恶风、项背僵硬。故此案核心病机为脾肾阳虚招致风寒湿困表束肌,治宜温阳止汗、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多法并举。方选桂枝加葛根汤合羌活胜湿汤散寒胜湿、升津舒筋,佐红藤、五加皮通经络、强筋骨;炙黄芪、红参、附片温脾补肾、固表止汗;白附子、炒僵蚕、全蝎取牵正散之义祛风逐痰、通络止痉,佐白芷、细辛增强通窍止痛之力,全方共奏散寒除湿、祛风止痛、温阳止汗之功。二诊时汗出、项背僵硬改善,加炒枳实、厚朴以行气燥湿、厚肠促便。三诊时头项恶风汗出明显缓解,后随证加减1月余,诸症基本痊愈。(李克 李仕锦 程苏灵 湖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