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运用中药内外合治湿疹经验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蒋健为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其善撷古方,融会贯通。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期间总结导师以内外合方治疗大面积湿疹医案一则,现汇报如下。

周某,男,58岁,2022年8月16日初诊。主诉:胸、腰、背、臀等处皮肤发作湿疹瘙痒,已有1周余,呈日益加重倾向。曾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搽炉甘石洗剂,均无效果。刻下:上述部位皮肤遍布红色湿疹,瘙痒无比,难以忍受,抓之渗液,甚或疼痛。舌淡红,苔黄,脉细弦。

诊断:湿疮(湿热浸淫)。

方用奕安私方过敏煎、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黄50g,水牛角50g,丹皮12g,赤芍12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蝉衣10g,茜草12g,旱莲草15g,当归12g,蛇蜕12g,乌梅12g,五味子9g,防风12g,荆芥12g,金银花12g,连翘12g,马齿苋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药浴方:马齿苋1000g,生大黄500g。3剂。嘱用大锅将中药煎煮半小时后取汁,再加水煎煮第2次,去滓,把1次煎煮所得药汁倒入浴缸,再加水调至水温适中。先淋浴净身后,进入浴缸躺平,务必使汤液浸没全身尤其是患处,浸泡15~20分钟,1日2次。如在家方便时,可再用浴缸中汤液反复浸浴,不必拘泥次数。

8月26日二诊:患者诉治疗后效果明显,尤其感觉药浴方疗效似更胜一筹。外用药煎成后,每天浸浴4次,每次约15分钟。浸浴之后即有止痒作用,全身舒爽,再无新发湿疹,疹色渐褪。另外,患者服汤剂首日腹泻5次,之后每剂药煎成后分3~4次服用2天,腹泻自止。目前,患者胸背腰臀处大面积红色湿疹已经全部消失,再无瘙痒疼痛,仅遗留个别小红点,基本痊愈。尚有1剂中药还没吃完,嘱其将药服完,不用再诊。

10月7日随访:患者表示病已痊愈。

按 《黄帝内经》早有“摩之浴之”有关外治或水疗类治疗方法的记载。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中也有“先锉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差”记载,以治疗马坠及一切筋骨损伤。此后,药浴被历代医家沿用并不断发展,清代吴师机在其外治法专著《理瀹骈文》中就载有药浴方10余首,证治范围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

蒋健的药浴外治方除马齿苋、生大黄外,原先还有地肤子和白鲜皮各500g,考虑到药物用量较大,而白鲜皮、地肤子价格较贵,故减而未用。本案之所以采用药浴法,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湿疹面积过大,如果没有家人帮忙协助,本人自行涂搽较为困难;另一方面缘于适逢夏季,药浴治疗操作相对方便。

奕安私方过敏煎(蒋健字奕安)由犀角地黄汤、祝谌予过敏煎(防风、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刘方柏抗敏煎部分药物(旱莲草、茜草、当归、蛇蜕)及经验用药(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荆芥、防风等)组成。其中,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法则,其治疗皮肤病存在量效关系,小部分不耐受者服用大剂量犀角地黄汤后容易腹泻,可以采取减量服用作为对策。奕安私方过敏煎用药根据病情轻重丰俭自如,并不固定在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可谓屡用屡效。

蒋健对本案诊治心得如下:第一,药浴方有可能比内服方更有效,但考虑到内外合治比单用其中一种治法更稳妥些。第二,如果用马齿苋鲜品榨汁外涂患处更好。第三,《日华子本草》记载大黄“并敷一切疮疖痈毒”。大黄外用可使其药效直接作用于患处皮肤,发挥清热燥湿、解毒散瘀的作用,实为外治诸湿疮痒之良药。(李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