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齿辨健康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
2015-09-18

处暑入秋后的养生长寿之道

处暑时节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民间也有“处暑寒来”的谚语。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绝不亚于暑夏之时。在江南一带有相当多的年份处
2015-09-15

养生健康秘诀

一位高学历百岁老人的养生秘诀76年前,拿到重庆大学物理系毕业证书的张连清,成为重庆征信新闻(通讯社)的一名调查人员。76年后,已是百岁之年的张连清老人,以一口重庆味十足的普通
2015-09-15

预防“小病”入秋养成中药足浴好习惯

到了冬季,手脚冰凉、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会困扰很多人,入秋即养成中药足浴的习惯,有助预防这些“小病”。生姜祛寒生姜属辛温解表类,祛寒解表。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
2015-09-15

防风通圣丸 清理体内的“火气”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作为春天的主气,在春天人们常易感受风邪而引发多种病症,如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牙龈肿痛、眼干目赤、大便秘结、小
2015-09-15

找准不同器官不同火 轻松降火

  指导专家  陈瑞芳  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主任医师  夏秋交接,很多老年人发现自己上火的频率也多了起来。一旦发现自己上火,降火便成为当务之急,清火药
2015-09-15

秋季养生食补药补两相宜

白露已过,天气开始转凉,进入阳消阴长过渡阶段。人们养生也要顺应秋季气候特点,尤其在饮食养生方面,当以润燥益气、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而食补与药补,是一个亘古而热门的话题。药
2015-09-14

治汗证要领 服用膏方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自汗是阳虚.盗汗是阴虚。自汗又分动汗自汗。动汗即轻微运动或劳动即大汗.不动静坐出汗为自汗。不论哪种出汗,身体温度-都是冷的。在诊治婴幼儿时.手掌按摸
2015-09-13

解决温燥与阴虚的 关键养阴护肝

  处暑虽过,但暑热的余威尚未散去。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空气干燥。而“燥”又是秋季的主气,所以此时要格外提防秋燥的侵袭,尤其是&ldquo
2015-09-13

药泡黄酒活血保健

黄酒的酒精度数低,含有大量核黄素、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胃,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舒筋活血等功效。黄酒中加入食物或药材浸泡,对老年人
2015-09-12

按揉阴跷穴 抬腿补养气血

脚跟疼痛按操肩膀祖国医学认为,阴跷穴起于脚后跟内侧,阳跷穴起于脚后跟外侧,并分别伴随着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行,两条经脉在肩膀头的凹陷处交汇。经常按揉这里,可使两条经
2015-09-12

防范“秋乏”四攻略

老百姓经常流行的一句话,叫“春困秋乏”。每当季节转换时,人体都要经历一个较大的变化。金秋来临,正当硕果累累、万顷金黄、秋高气爽之际,许多人却感到全身疲惫,四肢无
2015-09-11

轻清茶礼谢师恩

9月10日是教师节,中国有着久远的尊师重教传统,“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题名谢师恩”,古朴的谢师礼仪,到现如今有了更多的演绎,谢师宴、鲜花、贺卡都是感谢老师的方式,然而
2015-09-11

白露之际话养生

9月8日,是我国24节气之一的白露。古籍《孝纬经》中记载:“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此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元代吴澄所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
2015-09-11

邹铉的“十乐”养生经

元代医家邹铉对于养生颇有研究,曾著有《寿亲养老新书》一书,在书中,他总结了一套“十乐”养生经,值得倡导和借鉴。读义理书 我国古代医家、养生家和一些名流雅士都认
2015-09-11

秋季防寒从足生

《黄帝内经》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睡眠时卧的方向上,古人提出“秋冬向
2015-09-07

中药敷脐治病多

中草药敷脐,行之有效,方简效捷,历史悠久。药物敷脐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它可通过脐,借奇经八脉和十二脉及其十二别经之循行,输于五脏六腑,布于全身,以达病所,而治
2015-09-06

初秋燥养生 养生谨于微

初秋天气燥养生最重要夏日的炎热渐渐褪去,秋天的凉意缓缓袭来。在夏末秋初季节更替的时候,应该怎样保养自己的身体呢?秋天时节,天气干燥,不少人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
2015-09-06

秋日养生应顺时 三部曲中三要事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风不是总送爽,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务须趋利避害,顺应天时,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
2015-09-05

“春捂秋冻”应适宜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保健谚语,但秋冻也要因人、因时制宜。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刚进入秋季不要马上增添衣服而穿得过厚,除早、晚气候稍凉时注意冷暖或增加衣服外,可适当
2015-09-05